NEWS · 新闻资讯

50座智能房见证!济南起步区垃圾分类全链条大突破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人浏览

近日,济南起步区“加速冲刺五年成形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执法部专场顺利举行。会上透露,起步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成效显著,已建成50座智能垃圾分类房。

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副部长郭强介绍,起步区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把垃圾分类视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,构建了覆盖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置的全链条工作体系,并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,为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根基。

在分类投放环节,起步区综合执法部采取设施标准化与收运模式创新双管齐下的策略。50座智能垃圾分类房集智能称重、消杀、除臭、电子督导等功能于一身,极大提升了居民投放的便利性与准确性。此外,新增10余台智能回收箱,设立12处大件垃圾、装修垃圾暂存点,还对2000余个四分类垃圾桶和100余座分类亭进行升级改造,让分类设施实现全面覆盖、合理布局。

垃圾房

收运模式上,创新推行“撤桶并点 + 音乐专线”模式,已在196个村居和3条商业街常态化运行。同时,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,集多种功能于一体,初步形成“两网融合”收运体系,有效提高了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率。

分类收集环节,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将机制化管理与全民参与紧密结合。建立“定点收集、定时清运”的标准化作业模式,配备专业收运队伍,拥有各类垃圾收运车辆30辆、专业收运人员60余名,确保各类垃圾应收尽收、分类运输。为强化管理,建立“不分类不收运”倒逼机制,定期对收运人员进行业务培训,还鼓励社区、物业、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监督,形成共治格局。

分类运输环节,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推动智慧监管与专线运输协同发展。依托“互联网 + 监管”模式,为所有收运车辆安装GPS定位和智能监控系统,实时追踪运输轨迹和作业状态。同时,规划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专线运输通道,避免混装混运,提高运输效率。

分类处置环节,起步区综合执法部采用现代化设施实现闭环处理。在崔寨片区建成全市首座半地下花园式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,具备多种垃圾处置功能,大幅提升区域垃圾处置能力。可回收物进入分拣中心资源化利用,有害垃圾通过专业渠道无害化处理,确保垃圾分类形成完整闭环。



上一篇 : 宝融福园智能垃圾分类箱“打头阵”,展望绿色生活新未来
下一篇 : 镜湖区先行:非接触式垃圾设施或引领分类新潮流
返回列表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Copyright © 江苏中翔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