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· 新闻资讯

岳阳街道:创新举措与特色实践,共筑垃圾分类新风景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 人浏览

自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,岳阳街道便以坚定的决心和持续的行动,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从构建全程分类体系到如今聚焦“三提升”,在基层治理、收运循环、氛围营造等“关键小事”上精准发力,打造出智慧便民、绿色低碳的高品质社区,让垃圾分类从“新时尚”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“好习惯”。

如今,走进岳阳街道的各个社区,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清晰可见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日益完善,垃圾回收循环渐成气候,废品回收利用蔚然成风,垃圾房、回收站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,而是成为社区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,垃圾分类工作正稳步迈向新台阶。居民们主动参与的热情高涨,纷纷为美化社区环境出谋划策、创新实践,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。

社区里,一座座干净整洁的生活垃圾分类厢房格外引人注目。岳阳街道积极推进精品居住区建设,将垃圾房合理规划区域,配备自动除臭、除虫、通风装置,有效解决了异味和蚊虫滋扰问题。非接触式投口方便卫生,太阳能照明绿色节能,彩绘和绿植更让周边环境焕然一新。曾经令人避之不及的垃圾厢房,如今“变身”为人人称道的社区绿色低碳空间。

垃圾房

在升级后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中,科技的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岳阳街道“一网统管”平台聚焦垃圾分类开发智能监管应用场景,在垃圾投放点安装智能识别系统。借助AI技术,系统能实时识别周边环境中的小包垃圾落地、环境脏乱等情况,一旦发现问题,立即通过智能平台通知工作人员处置,并自动判定整改效果,形成闭环管理,大大提高了源头整改效率。垃圾分类设施的全面升级,让投放点从“烦心事”变成“暖心事”,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率显著提升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,岳阳街道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。居民区新增设的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成为社区新宠。居民刷卡、扫码开门投放可回收物品,机器自动关门、称重,并将重量换算成碳币存入微信小程序的“绿色存折”中,碳币累计到一定额度还能提现。智能机全天候在线,全程语音提示操作简单,就近便捷的布局让居民省时省力,积极投身再生资源分类收运和循环利用。

除了智能回收机,岳阳街道还完成了24个居住区小区固定回收服务点建设,并延长服务时间,从每周2小时调整为10小时,更好满足居民交投需求。居民还可通过网上预约、社区回收日、智能回收柜等多样化便民服务,让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。近日,樟馨家园、乐都路、阔街等3个惠民服务点建设完成,高品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初见雏形,“惠民回收”服务实现全街道覆盖。服务点每周开放三天,增设二手物品交易区、资源回收利用科普墙、“爱心驿站”便民服务等特色功能,打造出惠民利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科普阵地。

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,志愿者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“只要用得上我,随时叫,随时到!”不少热心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。各居民区规范志愿者队伍,通过宣传示范带动更多居民关注志愿服务,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。西新桥社区的“细心瞧”服务队将志愿服务分片分块,设立“政策宣传岗”“定点值守岗”“环境巡查岗”“便民服务岗”“技术支持岗”等专项岗位,由志愿者骨干认领,以专人专岗、特色服务提升居民参与热情。如今,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文明观念已深深扎根居民心中。

龙兴居民区的“亲瓶菜园”则是垃圾分类与环保教育的生动实践。由回收塑料瓶改造而成的“花盆”里,孩子们在家长帮助下种下菜苗,亲力亲为参与种植过程。伴随着菜园里的小苗生长、结果、收获,孩子们领悟到废物循环再利用的意义,化身绿色环保“小使者”,带动家人更深入参与垃圾分类。

岳阳街道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生活的新常态,绘就了一幅绿色生活的美好画卷。



上一篇 : 垃圾分类“芜”须愁:智慧垃圾房+回收箱,资源循环更高效
下一篇:暂无
返回列表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Copyright © 江苏中翔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