漕河泾街道垃圾分类:“组合拳”出击,奏响绿色生活强音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人浏览
在徐汇区漕河泾街道,垃圾分类工作正以创新之姿、务实之态,为社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绿色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。
气象苑小区曾面临健身区域被垃圾桶挤占的困扰,如今这里重归宽敞。这得益于街道重新规划垃圾库房,并引入创新的“小箱体清运模式”。居民只需为建筑垃圾预约清运,收费透明合理,专车次日即达,环境难题轻松化解。目前,这样的专用建筑垃圾箱体已在辖区 57 个小区落地,成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
中星城周边的居民同样收获了便利。在这个商业圈,由街道牵头、企业出场地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建设的两网融合惠民服务点,成了居民处理可回收物的“便民站”。废纸、塑料瓶等攒多了,下楼就能交投,无需再长途奔波。据悉,街道还计划在光大会展中心增设一处服务点,让更多人享受这份便利。
这些显著变化的背后,是漕河泾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打出的“组合拳”。近年来,街道围绕“资源化、绿色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、惠民化”目标,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让垃圾分类从“要我做”转变为“我要做”。
硬件升级是基础。漕河泾街道联合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,对辖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“智能升级”。新改造的投放点配备自动感应开盖、满溢报警等智能功能,通过实时监控技术,精准识别小包垃圾落地和混投现象,管理效率和分类准确率大幅提升。同时,在布局设计上,遵循“便民惠民”原则,优化容器标识系统和空间分布,让居民投放更直观、便捷,充分体现“精细化、智能化”管理理念。
机制创新是动力。漕河泾街道着力打破部门壁垒,强化协同联动,凝聚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强大合力。正如街道相关负责人所说:“只要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,用科技提效,靠机制聚能,就能让垃圾分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。”
如今,漕河泾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但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歇。未来,街道将继续沿着“资源化、绿色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、惠民化”的目标前行,不断优化工作方法,创新工作机制,为居民创造更加整洁、美丽、绿色的生活环境,让垃圾分类的“绿色乐章”在漕河泾街道持续奏响。